工作人員考察行:菲律賓篇《「Fact-check」之旅》
2023/11/17
-前線故事 |
工作人員分享 |
助養工作手記
到訪日期:2023年7月
到訪地區:菲律賓Bohol Northeastern區域項目
到訪目的:親身視察報告所述的成果、工作項目的流程和運作,以及檢視這些工作對社區的正面影響和可持續性
撰文:香港世界宣明會 國際事工部 陳倢朗
「香港真的帶來了美好的改變(Hong Kong Really Made a Great Impact)!」
—— 一名Bohol Northeastern區域項目助養孩子的母親說。
「Fact-check」(事實查核)一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。那究竟平日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在看工作報告、計劃書和預算的國際事工部同事,有機會親身去到宣明會的項目考察fact-check,又會發現什麼呢?
剛過去的7月,我與同事到訪了位於菲律賓中部薄荷島(Bohol)、由香港世界宣明會透過「助養兒童計劃」資助的區域項目。薄荷島是潛水勝地(對岸就是旅遊熱點宿霧),又以島上逾千個小小的朱古力山(Chocolate Hills)奇景而聞名。但當離開旅遊區,往島上其他地方進發,會發現貧窮問題仍然比比皆是。
位於薄荷島東北部的Ubay市,位處島上旅遊區的另一端,亦是這次要探訪的區域項目所在地。該市人口超過8萬,逾八成人口生活在國內貧窮線以下。宣明會於2008年底在該市開始評估和設計區域項目,2010年正式開展工作,至今超過13年。
說要fact-check,意思其實是想藉此行察看經過十多年的工作後,宣明會憑藉捐助者的支持,為社區帶來了多少改變,社區又是否正在向自立的方向進發?
考察首天,清晨時分就在雞啼聲伴隨中起床(所以得見日出),由薄荷島首府塔比拉蘭(Tagbilaran)市出發,驅車約兩個半小時後,便到達在島上另一端、由香港捐助者支持的薄荷島東北部區域項目。
Fact-check 第一站:硬件支援 得以持續
旅程中,我們首先看了一些「硬件上的支援」(tangible support)。我們到訪了數個在項目初期、約2013年建成的課室。它們都是由宣明會資助建築材料,當地市政府提供人力而建成的。從社區發展角度出發,宣明會及當地社區各有貢獻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這樣社區才會視自己為持份者,而非單單接收支援的被動角色,可帶來更高的可持續性。
最樂見的不單是這些課室仍然運作中,而且學校會自行根據需要,增添圍欄、印表機等設施。即使有課室在超強颱風吹襲後失去了屋頂,學校仍能透過家長教師協會「眾籌」資金,搭建臨時屋頂,讓學生在經歷兩年的疫情及停課後順利復課。這證明學校接收課室後,已主動承擔管理的責任,亦具備相關的能力。
學校的校長和老師說,疫情期間宣明會為她們安排「提升讀寫能力(Unlock Literacy)」項目訓練,不只為她們帶來實際的教學技巧,還有士氣上的支援,因為她們當時正苦惱如何在封城期間支援學生的學習。現在她們懂得運用圖畫及其他有趣方式教學,學生專注度增加,學習效率也變得更好。
這些老師告訴我們,她們最大的心願是好好去愛和關懷學生,讓他們能相信自己,「就跟宣明會的目標一樣」。我聽到特別感動,因為這代表她們很清楚宣明會的角色,也感受到宣明會的同行。
我們與一班老師在約10年前由宣明會及社區合力建成的課室外合照,做出「為兒童合一(One for Children)」手勢拍照。這是菲律賓宣明會的口號。很感動從老師口中聽到,宣明會和社區真的活出了這個口號。前排左一為筆者。
這是我們到訪另一間由宣明會資助的課室,狀況同樣良好。使用課室的六年級老師表示,10年前開始在這課室任教時,她在旁邊的空地種下這棵無花果樹。課室歷史多久,樹就種了多久。這棵樹長成了為課室及學生遮蔭,站在樹下份外涼快。
Fact-check 第二站:生命轉化 觸不到卻顯而易見
想著要fact-check,所以除了視察硬件支援的狀況,當我遇到社區成員,不論是小孩、青年人、婦女,還是村長,我也會嘗試問他或她︰你得到過宣明會的什麼幫助?
他們很多也會提到「颱風期間我的文具被沖走,後來我獲派上學用具,這些用品特別有用,我很喜歡!」、「我收到了土雞,可以賣雞賺取額外收入!」、「我是儲蓄小組的成員!(儲蓄小組由宣明會協助成立,助成員建立儲蓄習慣,是其中一項生計發展工作)」。
這些的確是我查閱這個區域項目的預算時,經常會看見的活動支出。但細細交談下,會發現這條問題彷彿漸漸變得膚淺,因為他們得到的、所經歷的生命轉化,遠遠超過任何一種單一的支援,而且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,觸碰不到,細心看卻是顯而易見。
例如本身從事焊接工作的Leonilo大叔,從前的收入非常不穩定。他從宣明會的項目中得到過種子、土雞等生計支援,也在宣明會的鼓勵下栽種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蔬菜,更是宣明會協助成立的儲蓄小組的成員。
這一切幫助,加上他自身的努力和創意,令他現在擁有美麗的蔬菜花園,家人鮮有需要到菜市場買菜。他用自家種的蔬菜製作土雞的飼料,而土雞的糞便又可用作栽種蔬菜的肥料,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循環。他又把拾回來的零件重新焊接成煮食爐,再運用從儲蓄小組借來的資金,製造更多煮食爐賣給街坊鄰里,得到的額外收入,比他本來的焊接生意收入還要多。
飼養土雞、栽種蔬菜,以及用儲蓄小組資金製作的煮食爐,讓Leonilo一家收入增加,生活更穩定,已經能夠自給自足。
他很自豪的說,長子剛從大學畢業,修讀的是機械工程學位。他還說,現在他比以前少憂愁。將來,若宣明會要離開社區了,「我會覺得孤獨,沒有人再與我同行……但我會考慮成為宣明會助養者!」受助者不但可以自助,也可助人了。
Leonilo大叔在他引以自豪的花園裡「擺甫士」。
又例如婦女Arlene,她同樣是獲得種子、土雞等生計支援的受惠者。現時,她的農圃有超過500個種類的植物出售。她以低於市價售賣她的農作物和天然無激素土雞,「因為我是賣給自己的社區,我希望他們都能吃到健康的食物」。
她除了是Ubay土雞飼養協會成員,亦是儲蓄小組信用合作社的創會成員,更是芒果農夫協會、椰子農夫協會等的成員,不遺餘力地推動社區各方面的生計發展工作。她面帶笑容地說:「我因著宣明會而學會的,沒有人可以奪走,我一生都會擁有它們。」她希望分享這些知識給其他還未懂得的人,包括如何儲蓄、如何養土雞、如何進行有機種植等,「希望之後他們也會傳授這些知識給子女」。
好奇地問是什麼驅使她這股魄力?她聞言竟落下淚來。她想起以前非常艱苦的生活,然而她憑著一直以來的努力,默默耕耘,終於迎來現時的生活,「所以我希望幫助其他人同樣得到轉化」。比起受助者,Arlene更像是一位社區發展工作的伙伴吧!
當地同事說,Arlene不時鼓勵身邊的人說:「每日也種一些什麼吧,如果你栽種夠一百萬棵樹,你會成為一個百萬富翁!」相信這也是她一直持守的信念。
Fact-check 第三站:在青年小組 看見社區未來
此行遇見的還有很多年青人,他們很多在社區內已擔當帶領活動的角色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,以前自己比較害羞、缺乏自信,但參加宣明會的訓練後,開始逐步成為兒童領袖,並協助帶領小組活動,他們發現「原來自己也做得到!」
宣明會在當地推行一個協助年青人認識自我、尋找方向的項目,叫作「勇於發掘(Dare to Discover)」。在參觀這個項目小組的當天,我們發現帶領著一班30歲或以下失學青年進行活動的,全是以往受過宣明會訓練的年青人。他們有些還在讀大學,比參加者的年紀更少。隨機找了幾位青年義工聊天,他們說,當宣明會有朝一日要離開社區,他們也有信心可以繼續開小組,繼續做義工帶領活動,啟發別人。看來得到「沒有人可以奪走」的自信和知識的,還有他們。
問他們如何看宣明會的角色,他們說:「宣明會是神賜的禮物!」、「宣明會是賜予生命的!」、「宣明會給了我們機會!」、「因為宣明會,我知道我不該自私,應該多幫助人!」來自年青人口中、不帶修飾、沒有人預先為他們準備講辭,如此直白的宣告,讓人意外又感動非常。
前排右邊穿白衣的三位年青人在小組活動裡可以說是獨當一面了。
社區義工 見證轉化
寫了這麼多見聞,如果要你猜猜,這個區域項目到底有幾多位全職員工,你會猜多少?(先不要看下一行!)
上文提及的Leonilo 大叔(前排右一)一家,以及一直與他們同行的菲律賓宣明會前線員工,在大叔的美麗花園裡合影。三位女士是專責這個區域項目的前線同事,左一的男士是負責薄荷島所有項目的經理。
答案是三位!不知答案會否令你意外。其實社區發展工作要順利進行,除了需要充滿熱誠又能幹的員工,也非常依賴當地社區義工的幫忙,例如協助進行活動、派發物資等。這也是提高社區參與度,確保項目可持續性的重要一環。
在薄荷島的這個區域項目,便有超過170名義工。他們大多數是母親,因為關顧社區發展和孩子的未來而成為義工。我們走訪的每條村落,都有她們的足跡。她們也是看著社區和孩子轉化的第一身見證者。
她們說,有母親到自己的孩子考大學入學試時,才發現孩子可以用流利英語對答,非常詫異孩子的進步;又有人說,以前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坐船到對岸的宿霧去,現在自己的孩子可以透過宣明會,乘坐飛機到首都馬尼拉參加兒童領袖會議,這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;也有人說,以前覺得有些孩子大概讀不成書,最終他們卻以最高榮譽畢業;還有母親說,以往是她帶孩子去參加活動,現在則是孩子負責帶領活動;還有還有,以往很多家庭只可依賴漁業,但他們現在可以養雞種菜。最後,有一位媽媽站起來說:「香港真的帶來了美好的改變(Hong Kong really made a great impact),謝謝!」
我聽著她們一段又一段的親身見證和分享,心裡感動非常,也深信這一切除了是社區本身與當地同事的付出,亦是全賴香港捐助者多年的同行,才得到的成果。請讓我再分享幾句讓我尤其觸動、來自義工媽媽的說話:「以前,我們只是家庭主婦,終日留在屋裡,但成為義工後,我可以在大庭廣眾面前說話,我可以跟老師、官員說話……」、「我們雖然窮,但我們也可以(為社區)出一分力」、「我們成為了關心社區的公民」!
到訪其中一條村落時跟社區義工合照,當中有80多歲的「老友記」,也有剛成為母親的年青婦女。她們身後的是該村的地圖,記錄了每個助養兒童的所在地。
執筆至此,我想起賦權(Empowerment)這個字,在這些義工、婦女、孩子、大叔、老師身上,我看到了;而是次fact-check之旅也得到結論了。
雖然這個社區仍然有很多需要,成立不久的社區組織尚未「站穩陣腳」,發展的道路依然漫長,但我相信,也深願這個社區能夠繼續憑著自己「奪不走」的能力和自信,一步一步攜手活出他們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