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enable JS

真情‧故事


孟加拉助養者探訪團 2024︰

風雨中訪孩子社區 同行「孟」里路

2024/08/05 -助養者探訪團 | 助養探訪見聞 | 助養者分享
探訪日期: 2024 年 5 月 25-31 日
到訪地區: 孟加拉 Rampal 和 Dhaka East 社區


我們在 5 月底舉行今年第二個實體探訪團,帶助養者遠赴孟加拉。有助養者說,她以為這次旅程只會探訪自己的助養孩子,沒想到還能參觀這麼多孩子社區的發展項目,讓她感到很驚喜。

用「又驚又喜」來形容這趟行程,的確不錯。這幾天充滿著許多意料之外—— 一行人甫到埗便遇上當地今年首個強烈熱帶氣旋「雷馬爾(Remal)」(風暴威力比「香港十號波」更誇張) ,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,我們「入村」又「入城」,到訪位於鄉郊的 Rampal 社區及位於首都達卡的 Dhaka East 社區,親身了解這兩個城鄉社區分別在宣明會協助下的發展現況。



風暴肆虐 社區頓成澤國
助養者親證天災無情 更有感孩子需要

受風暴影響,部分探訪行程需作臨時調動,在當地辦事處職員的協助下,香港團的兩輛「van 仔」在第二天安全駛入距離首都約六小時車程的 Rampal 社區。

沿途我們發現農田、漁塘、窪地都被水淹滿,居民辛苦耕種的農作物一晚之間被暴雨嚴重摧毀,部分地區也需要作緊急疏散。在香港生活的我們鮮有面對這種「幾百年一遇」的情況,因此也是第一次親眼見證、親身體會天災對發展中地區造成的破壞。

有助養者指當時水浸情況有如「摩西分紅海」般嚴峻!感謝經驗老到的當地職員把我們安全地送達目的地。

同一時間,我們都充分見識到孟加拉團隊和社區居民的應變能力:他們一邊接待我們,一邊還要協助其他居民疏散,當中的「小幫手」不乏婦女、青少年,令人相當佩服!在宣明會的培訓下,這些看似需要被幫助的群體紛紛擔起主導的角色,協助處理社區的大小事。


Rampal 社區正處於區域項目的第二個發展階段,這階段著重以新知識及培訓裝備社區,因此宣明會常常鼓勵孩子和居民為屬於自己的家庭、社區寫下願景,讓他們親自描繪社區的未來,並陪伴他們一一實踐。

社區裡未必擁有完善的電子設備,卻有技藝高超的「畫伯」!以上兩幅便是社區發展簡介會的居民及參加「特困家庭脫貧模式」的家庭親自繪畫的願景圖。



雨季儲水抗鹽化
助居民「未雨綢繆」 全年享清水

猜猜甚麼設施在 Rampal 社區是隨處可見的呢?

答案是:雨水收集箱

孟加拉屬於低窪國家,加上近年全球暖化、海平面上升的情況持續,令大量海水流入泥土,加劇土壤和地下水的鹽化問題。孩子和居民只能飲用含鹽量高的水和使用鹽化水來灌溉,導致健康大受威脅。有見及此,宣明會協助社區「向上發展」,透過雨水收集系統,在雨季儲存雨水並進行過濾,待旱季時取用。

這個儲水法不但方便、容易理解,更貼近當地氣候環境的需要,因此受廣泛使用,現在區內有多個雨水收集箱,「梗有一個喺左近」!這些清水足以供應居民使用 3 至 4 個月,宣明會也協助居民組成食水管理委員會,定期商討怎樣管理及保養水利設施。委員會的居民還帶我們參觀其他水利設施,如接駁到區內家庭的自來水系統,介紹這些設施如何長遠而有效地為社區供水。

現時在 Rampal 區內隨處都能見到這款水箱,居民毋須到很遠的水井打水。
居民形容清潔食水就像「天賜的禮物」,有了這些水利設施,這裡的人都能享有清水。

在 Rampal 社區參觀不同設施、到訪當地受助孩子和家庭後,我們便啟程回到首都達卡,來到我們此行的第二個目的地 ── Dhaka East 社區。社區已處於第三個發展階段,著重建立自主發展的能力。行程中我們更加不難發現,負責介紹社區發展的很多都是一些兒童、青少年及婦女領袖!在這裡無分年齡、性別,人人都可帶領社區向前。



積極倡導兒童保護 警局化身「兒童服務站」
呵護孩子好好長大


可能你會以為,這是 Dhaka East 社區的一間幼稚園,但其實這裡竟然是區內的警署

據執法人員分享,在孟加拉,要推動兒童保護的意識並非易事:即使相關法例早於七年前立法,卻因為當地人並不重視兒童權利,因此成效一直不大。直到宣明會與當地政府合作,參考其他國家的保護兒童政策和做法,協助成立專案小組,區內的虐兒個案才獲正視和適當處理。現時這間警署已設立「兒童服務站」,並提供獨立的庇護房間,讓兒童及婦女求助者能在安全、放鬆的環境下舉報案件。


警員專業、充滿自信地為團友講解工作,後來我們更發現,其中一位女警(左五)昔日原來是助養兒童!


歌仔都有得唱:「自信可改變未來」,今次行程其中一件讓團友感到最驚喜的事,就是他們遇到的孩子及青年領袖,很多都充滿自信。深信這份自信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紥根於社區的持續發展之上。

仍記得初入村那天,由於行程需要作臨時調動,我們留在社區辦事處聽居民簡介社區的需要和相應規劃。這些居民突然要與外來的訪客面對面交流,對象更是來自香港的探訪團,因此他們都帶著有點僵硬的表情作介紹,很少與我們有眼神交流。後來我們走訪了不同群體,團友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,社區在區域項目下不斷發展的同時,受助的下一代似乎都有點「不一樣」

來自陽光兒童論壇 (Shurjodoy Child Forum)的領袖,原本只是終日流連街上的「街童」,現在能夠用流利的英語向我們講解他們如何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益

身兼朋輩工作員的少年少女,毫不靦腆地舉起認識性教育的教材,為探訪團團友及其他青少年介紹相關知識

在學校門口遇到的幾個女學生主動用英語問候我們,在她們身上自然流露出一股開朗、自信......

參與生活技能培訓的孩子及青少年論壇成員,分別以話劇、圖表等形式為我們展示他們的培訓成果及未來大計。

這些朋輩工作員為我們介紹正面的性教育知識,讓青少年都懂得認識及保護自己。


有助養者說:「成長環境能塑造一個人的個性,教育機會能改變一個群體的命運。」這話的確不錯。回程到 Dhaka East 社區途中,其中一輛車不幸「死火」,團友無奈只能站在路旁等候接應,還意外地親身體會世界上其中一個「最髒亂首都」的亂象:污濁、混著垃圾氣味的空氣撲鼻而來,擁擠的公路塵土飛揚,卻有孩子圍在路邊玩垃圾。這是生活在繁華都市的我們以往無法想像的情景。一個小時的等候雖然煎熬,但尚且有盡頭;然而這卻正正是孟加拉部分地區的孩子每日面對的困境。難以想像,若沒有得到適切的幫助及教育,孩子又如何能夠快樂、健康地成長?

那麼「助養兒童計劃」是怎樣幫助孩子的呢?大概就是給孩子一張「大富翁」遊戲的「機會卡」,使他們獲得讓自己、家人、社區,甚至整個國家轉化的機會。感謝助養者,因為你願意給孩子一個機會,整個社區將會產生很大的轉化,社區的成長甚至會超出你預期。


風雨同路見真心
「孟」勿錯過:助養者與孩子相處見面的珍貴時刻!

助養者探訪團 | 助養探訪見聞 | 助養者分享

(續上篇:孟加拉助養者探訪團 2024︰ 風雨中訪孩子社區 同行「孟」里路


千里迢迢來到孟加拉,加上在當地遇上相當於香港「幾百年一遇」的惡劣天氣情況,「過五關斬六將」後,探訪團的團友終於能與他們的助養孩子見面!

縱使語言未必完全相通,助養者 Ivan 仍然與助養孩子一家用歌聲、畫畫相見歡,最後更在即影即有相紙上互相以中文、孟加拉語寫上祝福。

助養者 Iris 在行程中探訪到自己其中三位助養孩子,她特意預備了家庭相簿,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家庭,又買了新裙子給兩位女孩,孩子也送上花、圖畫等來回禮。

助養者與孩子在炎熱的天氣下一起玩桌遊和球類運動「散熱」,果然遊戲是不分國籍、年齡的共同語言,大人細路都玩得非常盡興!
你的孩子所在的國家也盛行打板球嗎?下次收到孩子社區的「周年進度報告」時,不妨留意一下!


還有助養者在探望孩子時請當地職員帶路,與孩子「繞村一周」,用雙眼感受孩子每日所見的日常;

又有助養者與孩子一家一同午膳時,留意到當地人都習慣用手吃飯,所以入鄉隨俗放下手上的叉子,用手抓起自己碟上的飯菜細嚼......

這些片段收集起來,成為了雙方在助養歷程的美好回憶。有團友與我們分享:平時收到書信的問候、周年報告等,對孩子的感覺只有片刻的想念,但與他們見面後,她相信自己會更掛念他們。

我們很高興參與這次探訪團的助養者都能收獲滿滿,不但結識了一班同樣樂意關心助養孩子的好團友,他們在數日間切身處地體會助養孩子所在社區的生活後,甚至主動與親友、在社交平台等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宣明會的工作,這使我們同樣感到十分鼓舞。


一起來看看更多團友的感想:


在孟加拉辨事處,德蘭修女的肖像隨處可見,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偉大的事,但我們可以用愛做很多小事。」盼望助養者樂意祝福孩子及社區的心能延續下去。

延伸閱讀:原來我可以探助養小朋友!





其他 助養者探訪團 | 助養探訪見聞


助養 童享生命改變 立即助養